媒体报道
母亲河的回归
时间:2018-07-09

■江凤玉 夏虎成 徐留飞

 

在古城淮安区,有着这样的一条河,她穿城而过,拥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,凝结成淮安人的血脉和灵魂,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。她就是淮安区的母亲河——文渠。

文渠是贯通淮安三城(旧城、夹城、新城)的一条河流。千百年来,她由城西矶心闸引来京杭运河水,供应着三城市民的饮用,排泄着城市的雨涝。她孕育出淮安多少风流人物,兴汉三杰之一、汉代伟大的军事家韩信,南宋著名抗金女将、巾帼英雄梁红玉,《西游记》的作者吴承恩,嘉靖状元、抗倭名士、武状元沈坤,清朝虎门销烟的爱国名将、民族英雄关天培,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《老残游记》的作者刘鹗,开国总理周恩来等。周恩来同志1960年一次接见淮安县委领导同志刘秉衡,在回忆童年生活的情景时说:“文渠呢,还有水吗?”“小时候,我常从勺湖坐小船,过北水关,到河下玩。河下那时候可热闹呢!”可见文渠给这位伟人留下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。

2003年,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,由于受上游洪水下泄及区域内强降雨影响,内河水位普遍迅速上涨,城区内积水严重,排泄困难,少部分居民房屋进水,一些工厂企业处于停产、半停产状态,农田损失严重。

大灾后反思,反思后大干。面对突发灾情,该区领导高度重视城市内河的整治工作,提出了城区包括文渠、新泗河、老泗河、老涧河、清安河等11条河道进行整治的方案,尤其是文渠,提出了“源头削减、中途控制、末端治理”的海绵城市的治理思路,对文渠的北线、中线、南线与周边湖泊即“四湖一垠”进行水系沟通,提升水系之间的连通程度,促进北线与萧湖、勺湖、荷湖的沟通,中线和周恩来纪念馆桃花垠水系沟通,南线和勺湖、月湖进行沟通。在文渠与湖泊之间设置闸门,用于水量和水位的调控。在文渠沿线河堤尽量采用生态护坡,实施雨污分流,沿河而置截污管线,避免污水排河的现象。近年来,该区已逐步对文渠分段疏浚,去掉底泥、淤泥、垃圾,对部分地段进行砖护和生态护砌,进行雨污分离,迷失的文渠又焕发出新的活力,来河边淘洗的人越来越多,河边到处是休闲、娱乐的市民。

落实思树,饮水怀源。母亲河包容着我们,而我们更应该还她水清岸绿。文渠上有一支专门维护河道清洁的队伍,他们分布在河道的各个地段,撑着小船,带着竹篙,沿河巡查,及时挑起河中的垃圾,他们夜以继日地维护着河道的安全。在河道沿线,按段配备了垃圾桶,引导居民将垃圾放入垃圾桶,谨防垃圾入河,河道垃圾实行早晚清运。加强沿河群众的宣传。水源的维护,需要沿河群众积极地支持配合,杜绝垃圾入河,污水排河。在市民中广泛开展水资源维护的宣传,播放水生态宣传片,激发市民爱护水环境、珍惜水资源的热情,自觉维护河道的安全运行。

治大国如烹小鲜,积跬步以至千里。淮安区秉承“工匠精神”做好母亲河的关爱和保护工作,持续不断地对母亲河进行维护和完善,永葆一方水土,让母亲河永远欢笑流淌,让总理家乡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。

刊于《淮安日报》2018年7月9日A3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