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城印象
杨柳依依芦苇塘
时间:2018-07-10

□姜 涛

    旧时,小村庄不在大小,哪怕只一两户人家,门前总有绿树掩映的芦苇塘,传承的格局里透着生活的气息。我们孩子家,除了捞鱼摸虾,尚有旱鸭子箭翅扑水般的亲水情,说实在的,远在那没有空调的年代,农家人酷暑难耐,为了一丝凉意,要么躲进伞盖绿树浓荫下,要么躲在家里足不出户,欠识水性的老人和孩子,躺在堂屋厚墙脚下,用皮脂腺汲取丝丝的凉意……对于青壮年来说,其最佳的选择莫过于顶着一段毒日阳光,寻觅最深的水塘,泥水牛入海般没入其中。这样,村庄前哪管它是数10户人家的吃水汪,也便成了“大空调”式的天赐浴场。有时200-300米长的大汪塘,西头有人澎澎嬉水,东头有人担水倒进吃水缸,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谁能企及世间何时还能研发出净水器?

    夏日里,偌大的汪塘露天曝晒,水温陡升,不定对那风寒湿疾者来说,那种透骨舒筋,不亚于旅游远程中山涧温泉泡!孩子家哪管这些,稀里哗啦,早钻进绿树掩映的芦苇丛里,难得深水透碧处,无尽地乐享那热浪蒸腾满世界里独到清冽。苇根处顺手掏出螃蟹,摸得鱼虾。刚从田间劳作归来的人们,带着满身汗臭疲惫,一下子扑进水中,浸泡着麻木僵硬活络复苏起来的身躯,俨然躺进大自然专为天下劳苦大众铺设的按摩房,骤然间身心舒展,僵硬疲倦,荡然无存。

    孩子群里小四子总爱出风头扮洋相,抓把淤泥没头盖脸全身上下泥个遍,冷不丁朝人群露牙眨眼,故意显弄怪模样,活脱脱水中冒出个泥水怪,逗得满塘人大哗,他索性在浅水里手舞足蹈,直弄得浪花飞溅。此时此刻,他那瞎哥哥游进老井心,宣告欲打探老井水深,举双手沉入水底,连指头都没入水中……

    常言道,水转千遭归大海。当年的孩子犹如蒲公英种子般播撒在广袤的大地上,生根发芽,硕果累累……时光荏苒,人老思乡落叶归根,当年的茅屋不见了,一幢幢整齐的楼舍,小桥流水绕村迴,千亩荷塘百里香……自驾车在柏油马路上穿行,如沐春风,蒲公英花絮迎面飘来,仿佛当年疯野的一群孩子,肆无忌惮折下柳枝编织凉帽戴在头顶,有的干脆头顶荷叶,身后飘来一首儿歌:姜村前后苏马庄,姑娘心仪放牛郎,三转一响俺不要,空调冰箱水底藏,纳凉自有好去处,杨柳依依芦苇塘。

 

刊于2018年78日《淮海晚报》A4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