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水风采
【运河水】清江闸(下)
时间:2017-11-15

“南船北马舍舟登陆处”的大闸口(清江闸)成为淮上数一数二的名胜之地,以此为中心,东西大街,十里繁华。

□顾建国

历经沧桑变迁,陈瑄当年所建的四闸,唯处于市区内的清江闸,未作大的改建。其它三闸或移或废,均已难觅其貌。清江大闸是由一座宽7米许的正闸和一座闸门略窄的副闸(越闸)组成,闸身全用长方型的黑麻条石(玄武岩)和煮熟的糯米浆拌石灰做粘合剂砌成。历经数百年风雨急流的冲洗,至今双闸槽还完整地保留在闸墙上。据文献记载,每当运粮季节,过往此闸的万艘漕船和十数万漕军“帆樯衔尾,绵亘数里”,蔚为壮观。清初诗人吴梅村曾有诗慨叹清江大闸道:“岸束穿流怒,帆迟几日程。石高三板浸,鼓急万夫争。善事监河吏,愁逢横海兵。我非名利客,岁晚肃宵征。”诗中描述了舟楫过闸时紧张而又危险的情形。

据地方文献记载和老闸工的口述,此处因溜塘深广、水流湍急,下水货船过闸,稍不留意,就会船撞石壁,人死财空。当地民间亦有“眼一瞎,跳大闸”之俗语流传,是说人欲自尽时,只要投身闸塘,很快就会被卷入漩涡,不见踪影。昔时上水船过闸,必须众多纤夫牵引。即便是近代,仍需两盘钢缆绞关拖船而上。转动绞关时,爆屑纷飞,锣声轰发,一时岸上居民,大都受闸夫雇用,吆喝牵引,随锣声之紧慢,为用力之缓急。有时水高流急,往往把船拖坏,或断缆沉舟。为祈祷平安过往,闸旁皆建有大王庙。据《清河县志》记载,清光绪年间,清江浦有金龙大王庙十七座。清江闸又名“龙王关”,可谓名不虚设。由于闸塘险阻,两岸往来困难,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在任工部分司主事驻淮期间,曾于闸上创浮桥以利行人,船过则开,船去则合。因此,清江大闸也曾叫“洋桥”。近代先后在闸上建造了固定的木桥和钢筋水泥桥。1946年,设立于清江浦的中共苏皖边区政府,为纪念王若飞等“四·八”空难烈士,将清江闸桥命名为“若飞桥”,沿用至今。

陈瑄在建四闸的同时,还于淮上建仓转输,以“天下粮仓”著称的“常盈仓”便设在清江闸附近。(按:《明史》卷153《陈瑄传》载:“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,及徐州、临清、通州皆置仓,便转输。”又《明史纪事本末》载:“淮滨作常盈仓五十区,贮江南输税。”“常盈仓”后改建为“丰济仓”,仓储粮常保持在300万石左右,“居天下强半”,是全国囤积漕粮的四大名仓之一。)为便于转输,在四闸之间,又兴建了全国最大的内河湾船厂——清江督造船厂,发展到拥有4个大厂、80个分厂,工匠牙役商人近万,厂房工棚延绵20余里的规模。漕运鼎盛时期,朝廷河运总督府驻节清江浦,户部分司、工部分司等衙门亦设于此。往日的“闲旷之地”,顿时成为“官商云集”、“巨室鳞次”、“九省通衢”的都会城市和通商大埠。明代文人顾清有诗云:“昔年倚棹清江浦,两岸丁丁沸斤斧。漕舟岁计动逾万,此地寻常当七五。”“南船北马舍舟登陆处”的大闸口(清江闸)亦成为淮上数一数二的名胜之地,以此为中心,东西大街、十里繁华。南北物流、客流和信息流在此交汇,进而形成了淮上特有的漕运、商旅和民俗文化。清江闸与清江浦楼(清江浦楼坐落在淮安市区运河南岸,建于清雍正七年,楼两层,青砖灰瓦,方形。下层券门穿堂而过,门楣各嵌石匾一块,横刻“清江浦”三字,上款竖写“雍正已酉岁孟秋吉旦”、“道光甲申仲秋吉旦”,下首竖写‘管理山清里河督捕理事分府夏口重建”、“钦加府衔山清里河理事分府张栋口重建”。它一直为清江浦的标志,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,同为这一运河名城的地标。

 

刊于201225日《淮海晚报》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