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水风采
难忘的挑河经历
时间:2018-02-07

□蔡述杰

我已是年逾七旬的人了,但想起当年挑河的情景还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

我的家乡涟水县地处淮河中下游,长期外洪内涝,灾难深重。为了防灾减灾造福人民,新中国成立后,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重视抗洪治水。可那时由于技术落后,扒河都采取人工开挖。

22岁时,被涟水县委批准从小教下放回乡支农后不久就参加挑河,直至38岁。除公社周围外,我还去外地挑过不少河,如一帆河、渠西河、唐响河、公兴河、南六塘河、东张河……

工地就是战场。每次上工将工棚搭好后,民工们分秒必争立即投入战斗。为了提高工效,民工们严格要求自己,上工以后要竭尽全力,并坚持早上工晚收工,做到“两个黑洞洞”。如发现本队的工程落后,那更是废寝忘食、披星戴月。最难忘的是1969年冬天去金湖打堆,有一天发现,本大队的工程进度因有民工生病与邻大队相比,整整落后大半坯土。为了不影响夜里拖拉机碾压,我大队民工深夜12点半就在连部食堂吃完饭上工,单我一个人至天明就推了45车土。

在施工的过程中,老天常会变脸,或寒潮来临,或大雪纷飞,但民工兄弟全然不惧,仍然坚守阵地。记得1963年冬天挑公兴河,开工不久气候发生恶劣变化,寒潮过后上起大冻,每天早晨上工尽是撬冻块。见此情形,民工兄弟眉不皱、话不软,与冻块顽强搏斗。有时因冻上得大厚,光凭镐刨、锹撬还不行,我们就去附近庄上找一根结实长棍,安排人用镐在地面上刨开大约1公尺长小沟,然后再用锹向里掏,便于将锹与棍头朝里放。准备工作完毕后,发挥大家力量,锹撬、棍撬并举,果然大功告成。

刊于2012219日《淮海晚报》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