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水风采
【河渠志】双金闸
时间:2018-06-25

“双金闸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历史悠久、保存完好、很有价值的少数几个涵闸之一。”

□芳 草

双金闸,位于淮阴区凌桥乡双闸村。

双金闸,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(1685),因黄流倒灌清口,靳辅“奏请于清河县治西建双金门大闸一座,闸下挑引河万丈,分减黄流归海,有裨运道。”最早的双金闸在今中运河中,拆除以后,为了向盐河补充水源,1703年建盐河闸代替双金闸向盐河泄水。道光八年(1828)河督张井、潘锡恩奏移建中河盐闸改单孔为双孔,恢复双金闸原名。《民国续纂清河县志》:“光绪七年(1881)总督左宗棠、漕督杨昌浚合奏疏请移建双金闸,乃距旧闸六十丈为新闸。九年(1883)十月兴工,十年六月竣工。”第三次上移了186米。道光二十七年(1847)双金闸再次拆建。按19211210日江北水利局总办王宝槐查勘双金闸旧址报告:“该处接连有旧闸基四处”记载,似应移动。这就是民国初叶倒圯后的双金闸。

民国十一年(1922),民国政府聘请英国工程师莱茵所规划设计重建双金闸。莱茵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水工技术精华,又引进西方治水新技术、新材料——双金闸是在中国水工建筑史上使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的起始。闸为辛山正向,梭头式,两金门各宽7.5米,闸墙高8米,叠石21层,矶心围近60米;引河上游钳口坝由厢埽改用水泥浆砌石工,口门宽13.5米;闸底板采用桩基水泥混凝土,闸墙以水泥砂浆砌筑条石,下游防冲底厚11.3米。出口处建有静水池,使泄流自行削减冲击力。下游增置板桩并护以块石,以抵御冲刷。设钢架木面闸门,建工作桥,安装起闭机,人力轮盘操纵。英国工程师,也是尽量使用旧料,精打细算,当时估算仅需银92000余元,由盐务局负担一半,即46900元,于19237月底竣工。实耗银元108000元,不含导流费用,是预算29万的37%

双金闸在沂水大时,分泄中运河来水,平时可向盐河补给水源。1950年挖通新沂河,沂水有了主要通道,中运河泄沂压力减轻,主要任务是向盐河补给水源。1950年开始,该闸由淮阴县运河工程事务所管理,沿袭旧制,叠板式闸门委托闸北一家孙姓群众代管,需要启闭时临时聘用当地群众启、下闸板。1952年淮阴运河工程事务所撤销,双金闸改由新建成的淮阴船闸管理所管理,因为船闸一直隶属于省治淮总指挥部,后为水利厅,到1962年才划归给交通部门。在历经多年的洪水冲击和战乱之后,双金闸的土建部分破损严重。1958年,淮沭河开挖,彻底截断盐河通道,双金闸完成了历史使命,由新建的盐河闸取而代之。该闸所在区域的东、西、南三面受中运河及淮沭河高水位压迫,北侧自排出路被下游高地顶托,受涝严重。为解决当地排水问题,1971年在闸址附近兴建夏家湖南站,双金闸仅作为挡洪之用。2010年拆建了夏家湖南站,对双金闸又进行了大修,现仍在使用。

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张庭皓院长认为:“双金闸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历史悠久、保存完好、很有价值的少数几个涵闸之一。”因此,该闸有很高的历史、科学、工艺价值,对研究清代治黄、导淮、济运、盐务改革方略,民国时期水利事业发展,河道变迁以及苏北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

    刊于2018624日《淮海晚报》A4